第68章 中国早期文明梳理(2/11)
作品:《凿壁窥光》获得平等和自由的国家,更不可能出现大一统的民族和国家。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一个斗争和合作的过程,由于东亚大陆首先完成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专业分工,民族分化,因此东亚地区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化及融合是人类历史中最典型的社会现象。
在以上章节我们已经论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专业分工,民族分化,在这里我们专门论述民族的合作及融合。
农耕民族是定居民,人类的早期社会由定居创造,社会的一大功能就是提供经济交流的平台即商业及市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东亚地区在古越时代,就已经发展了非常完备的商业和市场。在古越语中,市场和集市叫“会hui”(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圩xv),也代表集会;而购买叫赊se,跟赊账的赊读音基本相同,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购买商品只能通过易货或者赊账来完成,由于远古时代文字没有普及,因此赊商品时,往往要购买者给售卖者抵押一些有价值和便携的物品,海贝是古人主要装饰品,因此海贝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海贝成为一种常见的抵押物,久而久之海贝才成为货币,但是海贝被过度采集后,造成货币贬值,因此交易又回归赊购方式,可能抵押物变成大米或者布匹,购买者可以用等价商品赎回这些抵押物,当然售卖者也可以出售这些抵押物回本获利。金属货币出现后,赊购方式逐步退出市场,但是赊se逐步演变成市场的“市si”在古越语中这两个字读音相同。
古越语称售卖叫海hai,远古时期,一般都在交通要道的空地上摆摊陈列商品进行贩卖。那么从古越发展起来的民族不再称呼售卖为海hai呢?是因为海hai演变成了街(西南官话将“街”读成该gai,与hai的读音非常相似),在甲骨文中街的形象就是在一个十字路口中摆摊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街市仍然是买卖商品的地方,这些地方仍然有摆摊售卖商品的习惯。这些商业现象都是古越时代流传至今的文化风气。
根据考古发现,农耕民族经常有粮食、酒、丝绸、布匹、茶叶、陶瓷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等商品,换取游牧民族的牛羊驴马等牲口、动物皮革、骨器材料、宝石矿石、金属矿石等商品。这些交易情况反映,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依存度很高,因此,他们存在民族融合的基本条件。由于东亚地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同属古泰越民族,他们具有相同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因此东亚地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更容易产生融合。
蒙古民族是公元13世纪兴起于蒙古高原和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凿壁窥光》 最新章节第68章 中国早期文明梳理,网址:https://www.t965.com/471/471445/68_2.html